默认计划
30918人加入学习
(548人评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JW
价格 免费
音频听课 手机端支持一键听课 (试一试)

一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环境,敌我力量过于悬 殊,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国资 本主义和本国的封建主义都是剥削阶级,尽管在形式上他们稍有不同, 但实质上是一样的。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

3.

二是缺乏国际政治同盟的有力支持。中国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西方资本主义处于相互争夺利益或是对外殖民扩张中,他们是侵 略中国者,不可能形成帮助中国的同盟。而亚非拉,美洲他们也和中 国一样是受压者,有些甚至比中国受压迫受...

4.

三是时机不成熟,促使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坚强的领导组织者 产生的客观条件不够完善。时机不成熟,主要是指促使中国旧民主主 义革命走向胜利的许多必要因素不存在或是不够成熟。生

[展开全文]

1913年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民国破裂

1916年袁世凯(北洋军阀代表)称帝,《中华民国约法》,1917年张勋复辟

1913,1915,1917年,二次革命运动,护法运动,护国运动,孙中山。

 

[展开全文]

国民党党魁宋教仁遇刺身亡,标志着袁世凯与革命党撕开了共和的面具,民初的政治乱象从此开始了。

袁世凯试图夺取宪法起草权:

  • 为防止总统权力被宪法限制,袁世凯竭力要求先选总统,后定宪法;国会则竭力抵制。
  • 袁世凯联络十八省都督联名职责声讨国会,压迫国会服从自己的旨意,先选总统
  • 当选为总统,袁世凯即对国会抛弃,藐视国会。
[展开全文]

1913年3月,刺杀宋教仁;

10月,强迫议员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

11月,解散国民党;

1914年1月,遣散参众两院。

[展开全文]

1913年3月宋教仁  刺杀,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

[展开全文]

国民党党魁宋教仁遇刺身亡,标志着袁世凯与革命党撕开了共和的面具,民初的政治乱象从此开始了。

袁世凯试图夺取宪法起草权:

  • 为防止总统权力被宪法限制,袁世凯竭力要求先选总统,后定宪法;国会则竭力抵制。
  • 袁世凯联络十八省都督联名职责声讨国会,压迫国会服从自己的旨意,先选总统
  • 当选为总统,袁世凯即对国会抛弃,藐视国会。
[展开全文]

1916年1月1日,袁世凯称帝;1917年6月,张勋复辟;

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杀;

           10月,成为正式大总统;

           11月,解散国民党;

1914年1月,遣散参众两院。

[展开全文]

1913年3月宋教仁遇刺,导致二次革命,民国破裂

袁世凯开始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6年1月1日袁世凯称帝

袁世凯这一系列破坏中华民工组织架构和约法的行为,宣告了民国初年无论是总统内阁制还是责任内阁制的政治事件走向失败

为了维护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孙中山发起了二次革命等

[展开全文]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而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展开全文]

3.8挽救共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一.“宋教仁案”之后的国内政局

  袁世凯《中华民国约法》改为总统制;修改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制连任。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参议员由各省选派。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行使总览政务。

[展开全文]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8 挽救共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1913.3.20 宋教仁遇刺

 

1916.1.11袁世凯称帝

1917.6张勋复辟

 

二次革命、1913年,又称讨袁之役,最终因国民党内部意见不统一,缺乏统一指挥,兵力不足导致失利。

护国战争:1915-1916年

维护中华民国国体。保护民主的国家,避免被袁世凯侵占为帝制国家。

蔡锷、唐继尧发动护国战争。

护法运动:1917-1918

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际上沦为个个军阀扩张地盘的借口。

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族主义革命的终结。

 

 

 

[展开全文]

袁世凯试图夺取宪法起草全:

为防止总统权利被宪法限制,袁世凯竭力要求先选总统,后里宪法,国会则竭力抵制

袁世凯联络十八省嘟嘟联名指责声讨国会,压迫国会服从自己的旨意,先选举总统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