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大改造 农业
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大改造 农业
信息化guan l
铸就辉煌历程(壮丽70年)
1.新中国改造和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952年发展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
1952年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第一次全国扫盲、第一次高考)
2.实行改革开放,开创、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开辟新世代,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50年总产值是美国的5%。
第一座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
第一座制造大型机床的沈阳机床厂
第一座大批量生产电子管的北京电子管厂
第一座试制喷气式飞机的沈阳飞机制造厂
不得不感慨重工业的东北部啊,时光变迁的今天,他们为之付出去的
进入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不平衡补充分的发展
奋斗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继续奋进努力!和祖国一起奋斗!
讲的很好,辛苦了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
一,艰辛探索,铸就辉煌历程
1950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二,砥砺奋进 谱写壮丽史诗
三,深刻启示,引领前行之路
1949年建国70年的辉煌成绩
1.新中国改造和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初,积贫积弱、封闭落后
195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的5%左右,国内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过度时期总路线
社会主义工业化
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A、“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史上接连实现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零的突破。
第一座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
第一座制造大型机床的沈阳机床厂
第一座大批量生产电子管的北京电子管厂
第一座试制喷气式飞机的沈阳飞机制造厂
B、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
C、发展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
D、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2.实行改革开放,开创、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A、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渊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行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主要思想为指导,根据心动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3.开辟新时代,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进入世界前列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 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
A、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
B、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
*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C、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D、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一、艰辛探索 铸就辉煌历程
二、砥砺奋进 谱写壮丽史诗
三、深刻启示 引领前行之路
三个代表内容:
(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内涵:
(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意义:
理论意义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现实意义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新中国改造和建设之初,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过渡时期的路线1、农业、手工业、资本y
新中国改造和建设,
1950年,GDP,相当于美国的5%不能制造飞机,大炮,汽车等
社会主义工业化,三大该找,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发展教育和科学文化实业,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实行改革开放,开创,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二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党的十八大,开辟新时代,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个代表内容:
(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内涵:
(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意义:
理论意义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新贡献。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现实意义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全部理论活动、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工作的根本方向、根本准则、根本依据,是指引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新中国改造和建设之初,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党工作着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1.新中国改造和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新局面
2014年11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第一次提出来,
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新的理念首次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6个方面了解:
1,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3,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4,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5,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6,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中国改造和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独立研制两弹一星、第一次全国扫盲与第一次高考
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
1、1949年新中国总人口中文盲率80%以上。
2、1952年,第一次全国扫盲运动;
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
3、2011年,中国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任务。
4、201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8.1%,高等教育将进入“普及化”。
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6、 全方位 开创性 成就、深层次根本性变革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