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计划
31180人加入学习
(763人评价)
《形势与政策》JW
价格 免费
音频听课 手机端支持一键听课 (试一试)

第四节 长期向好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会

1.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我国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2.改革开发力度加大,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3.市场空间日益广阔,应对风险挑战能力增强;

4.经济发展基础坚实,后发优势仍然很大;

5.结构优化创新加强,转型升级激发动力;

6.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催生新机遇

 

题型:

1.截止2019年6月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超过了下列哪些国家的组织:美+德+日

2.我国不断深化改革的组合拳包括: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关键领域

 

 

[展开全文]

中国经济的长期向好。

1、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我国经济地位不断提主高。

成了成彼此相互交织,形成了你中我,我中有你的经济格局,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潮流滚滚向前,——经济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

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以上,超赤美国+欧盟+日本之和。

 

2、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17年自贸协定。

到2019年3月,已累计同122个国家。29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70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响应。

供给则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关键领域改革——我们市场经济体制更趋完善,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3、市场空间日益广阔,应对风险挑战能力增加。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世界第一,世界第一人口规模,国内巨大的市场规模,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充足的回旋余地。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8万亿,比上所增长9%,

2012年-2018年,进口总额稳居世界第二位,是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量大贸易伙伴。

中等收入人群忆达4亿多人,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消费升级加快。

4、经济发展基础坚实,后发优势仍然很大。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发展基础好于历史上任何时期。

物质基础更加厚实,粮食产量连续4的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世界第一,高铁里程超过2.9万公里,占世界总量的3分之二以上。

人才资源更加丰富,按劳动年龄人口约9亿,规模大于主要发达经济体,高素质人才1.7亿,每年毕业大学生800多万。

发展空间广,后发优势强,我国人均发展水平仍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梯度发展潜力仍然较大,后发优势依然明显。

 

5、结构优化创新加强,转型升级激发动力。

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升,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扎实推进。

研发经费投入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8年全研发经费占GDP2.18%

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和被引用次数,世界第二,发明专利和申请量世界第一,国家缝合创新能力世界第17位

6、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催生新机遇。

生态和环保治理投资增长43%

环境监测及治理增长39%

[展开全文]

1.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装,我国经济地位不断提高

2.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经济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3.市场空间日益广阔,应对风险挑战能力增强

4.经济发展基础坚实,后发优势仍然很大

5.结构优化创新加强,转型升级激发动力

6.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催生新机遇

谈谈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特点:

1、增长速度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7%左右的中bai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既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客观趋势,又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目标新的取向。

2015年我国GDP预期增长目标为7%。即便是7%的GDP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的。数据显示,2011-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

分年度看,2011年比上年增长9.5%,2012、2013年均增长7.7%,2014年增长7.3%,2015年上半年增长7.0%。国家统计局表示,“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经济年均增长近8%,将远远高于同期世界2.5%左右的年均增速。

2、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从经济运行的客观趋势看,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我国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放缓,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随着资源生态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高增长难以为继。

3、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趋势加快。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特别是2013年后消费贡献率增幅明显,由2013年的50%增长到2015年上半年的60%。

同时,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网上购物、定制消费等方式广泛发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的消费升级逐步展开,新的商业机会不断涌现。

4、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推动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二是提高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后者又主要取决于科技创新。从更多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转变,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产业、产品、生产方式、产业组织、商业模式、管理体系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不断深入。

中美经贸摩擦改变不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我们的信心源自哪里?

一、中国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具有牢固基础

  要走好前方的路,有必要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曾遭遇过各种封锁、制裁、压力、挑战,但这些都没能阻挡住中国经济茁壮成长的脚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持续快速发展?一个重大优势,就是我国是一个处在发展与改革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工业化城镇化蕴含巨大发展空间,制度创新释放了强大动力和活力,具有雄厚的人口、资源、资本和市场优势,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真实地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因此,只要作为发展和改革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基本优势没有变,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态势就不会变。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科学判断和正确决策,成功驾驭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是当下我国经济能够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的根本原因,也是今天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新困难新挑战的重要法宝。

  党的领导,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定盘星。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我国经济建设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才能凝聚共识、调动各方、形成合力,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仅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而且把改革开放不断引向深入,使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今天,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的理论更加成熟、经验更加丰富、战略策略更加科学,各级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政治责任感更强,制度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更有信心和能力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各种困难挑战。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是我国打开高质量发展之门、保持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金钥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民生短板突出、发展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了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新的政策体系。在这一政策体系作用下,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总体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我国经济正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稳步发展。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国经济实现稳中向好的思想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是认清历史机遇期基础上显示出来的战略定力和决心,为我们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精神支撑和方针遵循。“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我们党一方面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着力提高各项政策的前瞻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社会民生的底线、生态环境的底线,使经济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努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我国对中美经贸摩擦的冲击有强劲承受能力

  有一种议论认为,中国的经济实力与美国相比差距太大,与美国打经贸战打不起。中国从来就不愿打经贸战,但别人打上来了,我们只能被迫还击。敢于自卫还击,方能阻战、止战。不可否认,经贸战没有赢家。中美经贸摩擦会对我国经济增长、金融稳定、贸易和投资、就业和民生等诸多方面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尤其是被加征关税的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短期内会受到冲击。对此,我们决不能低估。同时更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明显优化,有力提高了对外来冲击的承受能力。

  拥有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特质和优势。我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空间,具有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发展存在明显梯度和差异;人口众多,拥有近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和4亿多中等收入人群;产业门类齐全,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等等。这些基本特质和优势,为我们有效应对各种外来的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内需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2010年以来,我国出口、投资增速有所下降,但消费增速相对平稳。2017年我国外贸依存度为33%,与2012年的47%相比下降了14个百分点,已远低于42%的世界平均水平。2013—2017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6.2%,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增强,已成为稳定中国经济大船的压舱石。

  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取得新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动多边贸易和“一带一路”建设,着力加强自贸区建设,使得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自贸伙伴的经贸关系更为密切。2017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17.8%,与自贸伙伴的贸易投资额占我国对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向投资的比重分别达到25%、51%和67%。我国外贸并不完全依赖一个国家或地区,有足够的替代选择。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过多年主动的结构调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由2007年的42.9%增加到2017年的51.6%,稳居第一大产业,今年上半年更是达到了54.3%。在中美两国的贸易结构中,我国的顺差主要产生于制造业领域,而在服务贸易上则长期处于逆差。中美经贸摩擦主要发生在制造业领域,我国服务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小。

  科技实力显著提升。美国升级经贸摩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打击我国高科技创新能力,从根本上遏制我国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尽管我国的科技水平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加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目前,我国的创新企业数量位居全球第二位,并进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全球创新指数20强,一些领域的科技创新正在由跟跑为主向并跑、领跑转变。

  总之,美国挑起经贸摩擦,难以改变我国经济向好基本面,还倒逼我们将坏事变为好事,进一步加快核心技术研发、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市场多元化、强化内需支撑作用。

  三、中国一定能在应对中美经贸摩擦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对这场经贸遭遇战要作好打持久战的充分预判和战略准备。这再一次警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中国希望通过磋商解决分歧,但也不怕打经贸战,中国决不会步一些国家当年的后尘。中华民族经由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潮流谁也阻挡不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

  当前宏观调控有足够政策空间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更为娴熟,完全有能力平衡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营造稳定可预期的环境。一方面,财政政策能够在扩内需、调结构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可以进一步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继续出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的减税措施,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在降成本、防风险方面仍大有作为。通过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可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强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和更高水平的开放为应对外部冲击注入强劲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勇气,锐意推进各项改革,不断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的红利正在逐步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过去主要依赖进口的战略性产品的国内保障能力显著改善。“放管服”等重点领域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市场活力进一步得到激发。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银行、汽车制造、电网建设等领域的外资进入限制被取消。民营经济投资环境显著改善,降低准入门槛、拓宽融资渠道、平等保护产权等方面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可以预见,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所激发的发展活力,将有效抵消经贸摩擦带来的发展阻力。

  打造“双创”升级版正带来新旧动能转换和扩大就业双重效果。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的市场主体大量涌现,不仅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速成长,而且有力支撑了就业增加。我国正在加快打造“双创”升级版,以更大的力度推动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发展新动能,并培养大量创新人才,吸收大量社会就业。

  拥有制度优势和占据道义制高点将促进中美经贸摩擦向于我有利方向发展。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我们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的最大底气。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中国人民就一定能够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坚定抗击美国的霸权主义、贸易霸凌主义。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我们就能够迅速动员各方面的资源力量,谋划实施重大工程项目、进行核心技术攻关、做好基本民生兜底工作、防范重大风险,实现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目标。同时还要看到,中国对经贸摩擦的合理应对,是对多边贸易体制和正常国际经贸秩序的维护,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而反观美国,为了一己私利四处挑起经贸摩擦,不仅被世界各国人民和世界贸易组织所谴责,也遭到了美国国内众多利益受损者的激烈反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美经贸摩擦必将继续朝着于我有利的方向发展。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伟大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国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保持战略定力,积极主动作为,就一定能够化解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保持经济稳中向好态势。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