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参考模型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有7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OSI协议分层
1.OSI 参考模型具有七个层次
2.OSI该参考模型的特点
1) 每个层次的对应实体之间都通过各自的协议通信;
2)各个计算机系统都有相同的层次结构
3) 不同系统的相应层次之间有相同的功能
4)同一系统的各层次之间通过接口联系
0SI参考模型具有七个层次,自底向上的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0SI模型的特点
1、每个层次的对应实体之间都通过各自的协议通信
2、各个计算机系统都有相同的层次结构
3、不同系统的相应层次有相同的功能
4、同一系统的层次之间通过接口联系
5、相邻的两层之间,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同时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表示层的作用之一是为异种主机通信提供一种公共语言,以便能进行互操作
应用层是开发系统体系结构的最高层,这一层的协议直接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模型特点
各层次的对应实体都通过各自的协议通信
计算机系统都有相同的层次结构
不同系统的相应相同的功能
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同事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接口和传输媒介必须保证发送和接收信号的一致性。
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交换保证帧同步和各镇的顺序传送,对损坏 丢失和重复的帧能进行处理。
独立的数据链路层产品
最常见的是网卡
网桥也是链路层上的网络互连产品
会话层 ,提供两个互相通信的 应用进程之间的回话机智,建立、组织和协调双方的交互,并使会话获得同步
总之,OSI 参考模型的低三层属于通信子网,涉及为用户间提供透明链接。操作主要以每条链路为基础,在节点间个条数据链上进行通信。
数据链路层中对应的传输单元是帧。
差错检测可以采用奇偶校验码和循环冗余码来检测信道上数据的误码,而帧丢失或重复则用序号检测。
数据链路层将本质上不可靠的传输媒介变成可靠的传输通路提供给网络层。
网络层完成对通信子网的运行控制
传输层的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透明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以及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机制。
会话层提供两个互相通信的应用进程之间的会话机制,即建立、组织和协调双方的交换,并使会话获得同步。
表示层的作用之一是为异种主机通信提供一种公共语言,以便能够进行互操作。
用户数据的两个方面:
一个是数据含义,称为语义。
一个是数据的表示形式,称为语法。
应用层是开放系统体系结构的最高层,这一层的协议直接为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属于通信子网,涉及为用户间提供透明连接,操作主要以每条链路为基础,在结点间的各条数据链路上进行通信。
高三层属于资源子网,主要涉及保证信息以正确可理解的形式传送。
传输层是高三层和低三层之间的接口。
接口数据单元=控制信息+服务数据单元。
服务数据单元是用于层与层接口的概念,而协议数据单元用于描述同一层次对等实体之间交换的数据,是一个逻辑上的概念。
网络终端协议(TELNET),实现远程登录功能
文件传输协议(FTP),用于交互式文件传输
网络新闻传输协议(NNTP),为用户提供新闻订阅功能
域名系统(DNS),负责机器名字到IP地址的转换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负责网络管理
路由信息协议(RIP/O)
讲的真好,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