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2人加入学习
(111人评价)
《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基础》
价格 免费
音频听课 手机端支持一键听课 (试一试)

网络功能的角度:

下4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完成通信子网的功能:数据通信功能,主要提供数据传输和交换功能,即以节点到节点之间的通信为主;

第4层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该层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接口和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上3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主要完成资源子网的功能:以提供用户与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和数据处理功能为主。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也是每个程序员必备的基本功。TCP/IP参考模型分为四层,从上到下分别是:应用层、传输层、网络互连层、网络接口层。

[展开全文]

OSI采用的是七层模型。

TCP/IP是四层结构(实际上是三层)。

[展开全文]
  1. 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关系
  2. 相邻层次之间传输的数据单元叫做 IDU 
  3. 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服务的是 传输层 。
  4. 路由功能一般在 网络层 实现。
  5. 属于应用层的协议有 电子邮件协议、远程登录协议 。【注】应用层协议支持文件传输(FTP,TFTP,NFS)、电子邮件(SMTP)、远程登录(TeInet,Telent)、网络管理(SNMP)、超文本传输(HTTP)、域名系统(DNS)、 TEL_NET等。TCP/IP网络层的四个主要协议:应用层、传输网、国际层(IP,ICMP,ARP,RARP)、网络接口。
  6. 通信子网包括的层次有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注】OSI参考模型的七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是:物理层(二进制传输),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接入]),网络层(寻找和最短路径),传输层(端到端的连接),会话层(主机间通信),表示层(数据表示),应用层(处理网络应用)。前面三个是通信子网。
  7. 在同一层次的对应实体之间交换的数据叫 协议数据单元 。
  • 通信实体必须是计算机硬件设备。(×)
  • 物理层和传输介质并不是等同的概念。()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基础

课程特色

PPT(29)
视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