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极格局演变的主要阶段
-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末,国际政治力量出现分化,改组。
- 苏联走上霸权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阵营阶梯
- 中苏走向霸权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走向畸形
- 西欧~、日本独立自主倾向发展,帝国主义阵营分化。
- 西欧一戴高乐主义、新东方政策的提出,表明西欧外交政策具有拜托美国控制的明显倾向
- 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第三世界崛起。
-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批判资本主义异化为宗旨的革新社会
军费:美国 太空武器 4000亿美元以上
综合国力的估算——克莱因综合国力方程式
经济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极:全球或地区中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吸引力和作用力,对全球地区事务能有效的发挥协调功,响的中心,即重要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
两极格局
时间阶段 20世纪50
资本主义 北约 社会主义 华约
当代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基本趋势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形成
雅尔塔体制
冷战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与特点
经济信息化与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
当今世界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
主要表现
1、南北经济差距
2、南北经济结构与质量
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全球经济问题
现状:1、人口膨胀 2、自然环境恶化 3、自然资源短缺
可持续发展
涵义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点
跨国公司
科技革命,经济信息化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点
经济调整和改革,经济市场化
主要内容
1、经济调节机制的调整与改革
2,、所有制实现形式的调整和改革
3、国有经济的地位、结构、的调整与改革
4、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和规模的调整与改革
5、社会保障体系的大幅度调整与更新
世界经济市场化
涵义
表现
跨国公司
发展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点
经济全球化
消极影响
世界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 经济安全 主权 民族工业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
体质保证
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政治多极化
特点: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科技方面
经济方面 :提高经济效益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点
经济全球化
发展进程特征
第一阶段:国际贸易、国际资本
第二阶段:宏观~国际金融贸易体系建立、微观:跨国
原因:经济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 市场晋级改革
表现:国际分工 国际投资 世界贸易
影响
积极作用
1、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2、扩大总产水平
3、
消极作用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世界经济多极化
(三)苏联经济继续增强
(四)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增长
(五)两大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
世界经济重大变化和调整
时间 :冷战结束
(一)苏联丧失世界经济大国地位
(二)国际经济矛盾调整
(三)东亚与印度经济的崛起
(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发展动因:国际竞争激烈
区域经济集团组织
(1)欧盟
(2)北美自由贸易区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当今世界的经济展发基本趋势
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经济体系对立并存
1经济封锁禁运
美国独霸世界经济领域
有利条件
主要手段
1)布雷顿森林体系 2)关贸协定 3)‘马歇尔计划’援助日本 4)‘第四点计划’控制亚非拉
5)军事、经济两个‘安全网’
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
时间 20世纪70~90
(一)美国丧失世界经济独霸地位
1、经济优势地位下降
2、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二)西欧、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两济大经中心
1、西欧经济崛起
2、日本经济崛起
综合国力
构成: 物质 与精神
物质 力 (资源力 经济力 科技力 军实力 文教力)
精神力 (政府效能 国家民族凝聚力 目标合理性 社会制度)
估算 克莱因综合国力方程式
国家利益
概念
作用:1、出发点和归宿 2、重要尺度 3、动因
分类 :标准 1、生存利益 2、发展利益 3、国际联系利益
国家利益正当与合理性的标准
必要性
判断标准 :主权标准 阶级利益民族利益 共同利益进步利益 互利利益
综合国力
概念
作用:1、衡量尺度 2、主要手段 3、重要依据
构成 :物质 精神
世界政治
概念
构成 (国家 国际组织 )
基本状态 国际竞争 国际合作 国际冲突
格局
特征 1、独立性 2、物质手段 3、组织形式 4、参与
世界经济
概念 形成 构成 《国际金融 投资 市场 协调 运行机制 格局》
主权标准,即国家维护的发展
世界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和调整,促进世界政治局多极化
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