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知识点
运行环境 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光盘、鼠标
统考知识点
运行环境 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光盘、鼠标
学习方法:
(1)会学习,提前预习,带着问题听课。(2)讲实践,多动手,多实践。(3)“黑箱原理”(4)培养兴趣(5)人人为我师
1 计算机的诞生<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2 诞生时间;1946年
3诞生地点;美国宾夕法尼大学
4 特点;采用冯.诺依曼体系 ,《1 >电子管为主要元器件,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
计算机数制:
1、进位计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2、不同进制数的基本特点
3、进位基数
4、两总表示方法
不同进制间的转换
1、非十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2、非十进制转换成十进制
编码
1、ASC11码的编码规则
2、ASC11
1946美国罗宾
博客,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故而又译为网络日志。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
计算机分4代,第一台1946年诞生
理论40%,操作技能60%
1.1.1计算机发展史
1.计算机诞生
第一台计算机-1946-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特点:冯诺依曼体系、电子管为主要元器件、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一.
(1)创建文档
(2)保存文档
(3)打开文档
(4)重命名文档
(5)删除,拷贝文档:粘贴“Ctrl+V”
二.
(1)草稿视图
(2)页面视图
(3)大纲视图
(4)Web板式视图
(5)阅读版式试图
三.
定位插入点:鼠标定位,键盘定位
选择文本和对象:拖动选定等等
插入内容
删除文本
撤销操作
复制/移动对象:“Ctrl+C“Ctrl+V”
剪贴板
格式刷
查找和替换
定位书签
插入特殊符号:可以选择
使用软键盘:字符
计算机应用基础,着重掌握附件常用工具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
诞生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计算机的特点:(1)冯.诺依曼体系(2)电子管为主要元器件,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
主要用于科学计算5000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跨越时代1946-1957
统考知识点:1计算机发展史2、分类方式。3、计算机的特点。4、用途。4、信息概念。
1、诞生1946宾夕法尼亚大学、冯诺依曼体系,电子管、体积庞大,科学计算。
2、四个阶段: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
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体积小,功耗的、性能高、信息处理。
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标志:操作完善,
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2010教学大纲,针对内容更新,成人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全国四类统考课程之一。成人教育宽进严出,信息化社会。学习方法:助学,助考,会学习,提前预习,带问题学习,好好听,记住要点,课后看书。讲实践,多动手,黑箱原理,培养兴趣,人人为我师。学习实践相结合,理论+实操。
统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