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计划
50373人加入学习
(1224人评价)
《计算机应用基础》
价格 免费
音频听课 手机端支持一键听课 (试一试)

计算机诞生时间:1946年  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使用冯·诺依曼体系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6-1957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58-1964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5-1970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1至今

微型计算机-核心微处理器

分类

处理数据方式:电子模拟计算机 、电子数字计算机、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

性能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

 

[展开全文]

第一台计算机时1946年诞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发展阶段:

  1.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2.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3.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4.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摩尔定律是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之谈,其核心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

 

分类:

  1. 处理数据方式:电子模拟、电子数字、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
  2. 性能: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及服务器
  3. 适应范围: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特点:自动控制能力、高速运算能力、计算精度高、可靠性、超强的记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通用性强

信息

信息是经过处理的、有用的数据

数据是客观事物属性的表示,是未经处理的基本素材

[展开全文]

第一代计算机       跨越时代46-57

 

[展开全文]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1947_1964      1965-70      71年至今

                                                           微型计算机诞生,网络化诞生,软件开发

微型计算机

微处理器,冯——诺伊曼体系,intel4004,intel8008,体积小

处理芯片技术进步不断发展

摩尔定律

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基础,巨型化和微型化,网络智能,多媒体,个性化

银行系列

处理数据方式不同,分为

电子模拟计算机

电子数字计

信息是经过处理的有用的数据

数据是基本载体

物质,能源,信息基本3要shu

 

                                

[展开全文]

1、1946年/2、宾夕法尼亚大学

处理数据方式分类、1、电子模拟、2、电子数字、3、模拟数字混合

适用范围、1通用、2、专业

特点

1、自动控制

2、高速运算

3、计算精度高

4、可靠性

5、超强记忆

6、逻辑判断

7、通用性强

[展开全文]

计算机的应用

科学计算   ,信息处理,自动控制,辅助系统,

 

[展开全文]

1946,  宾夕法尼亚大学,冯.诺依曼体系,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体积大,运算速度低。  1958-1964,晶体管,功耗较低,应用领域拓宽,高级语言、鼠标开始使用。1965-1970,集成电路计算机,体积小,功耗低,性能高,信系处理。运算速度每秒100万次以上,1971-至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化时代,微型计算机诞生

处理数据方式:电子模拟,电子数字,模拟数字。

[展开全文]

诞生时间:1946年。

诞生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特点:一是采用冯 诺依曼体系。二是电子管为主要元器件、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鼠标开始使用。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展开全文]

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   运算速度达到100万次以上。体积小,功耗低,性能高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计算机的特点: 1  自动控制能力

                         2   高速运算能力

                         3   计算精度高

                         4   可靠性

                         5   超强的记忆能力

                          6   逻辑判断能力

                           7  通用性强

 

[展开全文]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诞生时间:1946年。

诞生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特点:一是采用冯 诺依曼体系。二是电子管为主要元器件、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鼠标开始使用。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至今)。

 

 

[展开全文]

                        计算机的特点

1.自动控制能力

2.高速运算能力

3.计算精度高         处理字长有关

4.可靠性                无故障越来越小

5.超强的记忆能力     超大规模数据处理和保存

6.逻辑判断能力        程序设计描述能力有关

7.通用性强             可编程性有关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2.信息处理    -----数据处理和非数据处理

3.自动控制       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只配备专用的软件进行系统配置

5.人工智能

6.计算机网络----互联网

7.多媒体技术

                             信息的基本概念

1、数据

人们要处理的客观事物的表示;客观事物属性的表示,信息的载体。

数据是能过存储在计算机中并为计算机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2、信息

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的特征的反映。特征:可扩充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等。

两者的区别:信息是经过处理的、有用的数据。

数据是客观事物属性的表示,是未经处理的基本素材。

3、信息处理

4、信息系统

5、信息技术

[展开全文]

第一台电脑诞生于1946,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电子管,

[展开全文]

1、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

2、诞生时间 1946年

3、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5、特点:采用冯诺依曼体系;电子管为主要的元器件、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150多平方米)

[展开全文]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1946年,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展开全文]

计算机诞生时间:1946年

诞生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展开全文]

1、信息交互,数据交互。数据均为二进制代码0/1.

2.信息系统  

3.物质、能源、信息   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

[展开全文]

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计算机发展史

1.1.计算机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于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特点:采用冯.诺依曼体系电子管为主要元器件、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

1.2.四代计算机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今)

1.3.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4.新一代计算机的发展 

2.计算机的分类方法

2.1.处理数据方式分类

(1)电子模拟计算机

(2)电子数字计算机

(3)模拟数字混合计算机

2.2.按计算机性能分类

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和服务器等。

2.3.按适用范围分类

(1)通用计算机

(2)专用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

(1)自动控制能力

(2)高速运算能力

(3)计算精度高

(4)可靠性

(5)超强的记忆能力

(6)逻辑判断能力

(7)通用性强

4.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2)信息处理

(3)自动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人工智能

(6)计算机网络

(7)多媒体技术

5.信息的基本概念

(1)数据:人们要处理的客观事物的表示;客观事物属性的表示,信息的载体。

数据:是指能够存储在计算机中并为计算机处理符号的总称。

(2)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的特征的反应

信息的特点:可扩充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

两者区别:信息是经过处理的、有用的数据。数据是客观事物属性的表示,是未经过处理基本素材

(3)信息处理:数据的处理,采集、输入、输出、存储、编辑、统计。

(4)信息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宾馆信息管理系统

(5)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

[展开全文]

1、计算机精度高与计算机的处理“字长”有关。

[展开全文]

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时间1946年,诞生地点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

计算机发展史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