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计划
17952人加入学习
(225人评价)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价格 免费
音频听课 手机端支持一键听课 (试一试)

党的十三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

1、生产力不发达

2、没有脱离贫困落后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部完善

 

[展开全文]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展开全文]

社会主义归根到底看生产力是否发展,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化、最终共同富裕

 

[展开全文]

摩尔的乌托邦

康帕内拉《太阳城》

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傅里叶的空想设计主义思想

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诞生:马恩对社会主义的设想

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

斯大林坚持了社会主义阵地

 

 

[展开全文]

                         新的社会阶层 

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新的社会阶层构成,主要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技术

[展开全文]

1、农业改造的道路

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自愿互助、典型示范的国家帮助原则

2、手工业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赎买:国家有偿将私营企业改为国有企业

 

[展开全文]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先将遗留的任务完成。恢复国民经济。

第一、统一祖国大陆

第二、镇压反革命

第三、新解放区的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1956

工业化

三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展开全文]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立足于中国实际,融合民族文化、体现民族特色。

[展开全文]
120035283021699 · 2021-02-22 · 该任务已被删除 0

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过渡时期

政治L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

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巩固,是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政治基础。

[展开全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新民主主义革命科学的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规律,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

结束了封建地主阶级、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增强了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

 

[展开全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中战胜敌统一战线:中国革命的必要性;复杂性;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统一战线(1921-1927)国共合作

土地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1927-1937)抗日战争

12.12日西安事变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5)

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党的建设:1935.12瓦窑堡会议:中国共产党是无产积极的先锋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1、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2、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

3、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4、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展开全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

工农武装割据

基本内容:土地革命、

斗争形式:武装斗争、

根据地

井冈山是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意义:

1、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转变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2、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把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展开全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统一战线的产生和第一次国共合作

       2土地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二次

[展开全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1)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和国家的世界地位

( 2 )证明选择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 3 )加快世界文明

 

 

[展开全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第二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第三  

[展开全文]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1生产资料归全社会占有

2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经济

3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4商品和货币退出社会经济生活

5阶级、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国家的政治职能逐步消亡

 

 

[展开全文]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政治纲领:

国体: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经济纲领: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保护民族工商业

3、经济成分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f、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物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强调的是文化的民族形式。

 

[展开全文]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反应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

目的: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与压迫。确立以人民为核心的人民民主专政。

2、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是主要障碍。

3、封建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

4、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

新的领导阶级、新的指导思想、新的革命阵营、新的革命前途。

[展开全文]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1、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依据。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料。

3、中国革命斗争的事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4、新民主主义革命酝酿阶段

1922年,中共二大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失败

“一次革命论”王明

5、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阶段

遵义会议    毛泽东进入党的核心领导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丰富和发展阶段

1945年

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