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风险及其评估方法
一 风险的基础理论
(一)风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1.风险产生理论基础
用经济学的观点看,风险是由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无法预测或无法抑制的不利因素引起的
用哲学的观点看,风险是基于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和主观世界的有限性(即人的认识的局限性)而产生
2.风险的基本概念
大多数人认为:风险是指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或者是指某一不利事件或不利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出现的概率)。
3.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关系
1)在理论方面,风险与不确定性是有区别的。
--风险是指事前知道所有可能结果,以及每种结果出现概率的情况
--不确定性则是指事前不知道所有可能结果,或者虽然知道所有可能结果,但不知道每种结果出现概率的情况。
2)在实践中,它们又何难区分,风险问题的概率往往不能准确知道,而不确定性问题也可以估计概率。在实际工作中,将二者不作区分都作为"风险"看待。据此,可以把风险理解为:可测定概率的不确定性。
4.风险的特征--客观性和两面性
客观性是指风险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两面性是指风险既能给行为主体(企业)带来超出预期的好处(收益),也能带来超出预期的坏处(损失)。
风险的客观性是由引起风险的原因的客观性决定的。风险的两面性是由事物本身的特殊属性决定的
(二)风险的财务学概念与种类
1.风险的财务学概念:收益的不确定性,或无法达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概率)
2.风险的财务学种类
--筹资风险又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投资风险(主要是股票投资风险)又包括企业共有风险(也就系统性风险或市场风险)和企业特有风险(也就非系统性风险)。
(三)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承担风险是取得收益的前提,取得收益是承担风险的目的,风险与收益始终相伴随而存在。企业所承担的风险越大,要求的收益率就越高;企业所获得的收益率越低,应该承担的风险也越小。
二 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概率分析法
(一)概率分析法概括
概率分析法是风险评估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常见的方法。
概率分析法是利用概率中的概率分布,预期值,离散程度(方差与标准差),标准离差率等指标进行风险程度评估等一种方法。
概率分析法可用于所有风险程度的评估。
(二)概率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概率分析法是将概率理论与财务学理论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风险评估方法。
概率论是专门研究"不确定性"的学问;而在财务管理中,风险本来就是被解释为"不确定性". 可见,二者的融合不存在理论上的障碍。
在概率论中概率分布,预期值,离散程度,标准离差率是针对随机变量而言的;而财务管理将风险定义为"收益"的不确定性。因而,风险评估中随机变量只能是"收益率"。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可以认为:
用概率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估时,概率分布,预期值,离散程度,标准离差率,都是针对收益率而言
即:概率分布是收益率的概率分布,预期值是收益率的预期值,离散程度是收益率的离散程度,标准离差率是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
(三)概率分析法的操作步骤
1.概率:概率就是用来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通常把必然发生的事件的概率定为1.把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概率定位0,而一般随机事件的概率是介于0与1之间的一个数值。概率越大表示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2.预期值:预期值指随机变量的预期值,是随机变量的各个可能值以相应的
3.离散程度
4.标准离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