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计划
7341人加入学习
(19人评价)
《财务管理》
价格 免费
音频听课 手机端支持一键听课 (试一试)

三 利用银行信用及其利弊分析

利用银行信用就是企业通过向银行借款而取得资金

  利用银行信用是一种既能取得短期资金,又能取得长期资金的资金筹集方式。

(一)银行借款的基本问题

1.银行借款的概念

  银行借款是对企业依据借款合同的约定,从债权人处取得的债务性资金的统称。

2.银行借款的种类

1)按借款期限的不同分类:长期+短期

A.长期借款是企业从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额机构取得的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借款。它主要用于满足非流动资产购置对资金的需要。

B.短期借款是企业从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的使用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借款。它主要用于满足流动资产购置对资金的需要。

2)按利率是否固定分类: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A.固定利率借款是借款合同约定在借款全部期限内利率都保持不变的借款。这种借款会在未来市场利率上升时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B.浮动利率借款是借款合同约定借款利率将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动而变动的借款。这种借款会在未来市场利率下降时给企业带来好处。

3)按有无抵押或担保分类:信用+担保+抵押

A.信用借款:企业无需要提供抵押或担保,仅凭自身信用而取得的借款。

B.担保借款:企业凭借自身和担保人的双重信用而取得的借款。

C.抵押借款:企业凭借自己提供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抵押品而取得的借款。

4)按信用条件的不同分类:信贷限额+周转信贷协定借款+补偿性余额借款

A.信贷限额借款:企业在接受双方商定的信贷限额信用条件下所取得的借款

B.周转信贷协定借款:企业在接受双方商定的周转信贷协定信用条件下所取得的借款。

C.补偿性余额借款:企业在接受双方商定的补偿性余额信用条件下所取得的借款。

3.银行借款的信用条件

1)信用条件的基本内容

信用限额+周转信贷协定+补偿性余额

2)信用条件的其他内容

借款抵押+补偿方式承诺+其他承诺

 信贷限额亦称信用额度:是借款企业与银行之间通过正式货非正式协议规定的无担保借款的最高限额。银行不承担必须提供全部信贷限额的法律义务

  周转信贷协定:是银行与借款企业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协定,它规定银行在法律上有义务向借款企业提供不超过某个最高限额的贷款。企业享用周转信贷协定,一般要按贷款限额的未使用部分的一定比例(通常为0.5%)付给银行一笔承诺费

  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报酬按借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的一定百分比例(一般为10%至20%(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

(二)银行借款的程序与借款合同的内容

1.银行借款的程序:

企业提出申请--银行进行审判--签订借款合同--企业取得借款--企业偿还借款

2.借款合同的内容

1)借款合同的基本条款

  借款合同应具备下列基本条款:借款种类;借款用途;借款金额;借款利率;借款期限;还款资金来源及还款方式;保证条款;违约责任等。

2)借款合同的限制性条款

A.一般性限制条款:是对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极偿债能力等方面的限制条款

B.例行性限制条款:

C.特殊性限制条款:

(三)利用银行信用的资金成本和利弊分析

1.利用银行信用的资金成本

  资金筹集费用与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方式不同,主要是借款手续费。

  资金使用费用是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

2.利用银行信用的利弊分析

A.优点:筹资便利,速度快;筹资条件灵活,弹性大;筹资费用低;传达了积极的市场信号。

B.缺点:筹资数额有限;限制条件较多。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