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一)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基本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概念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是指针对某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借助特定的评价指标,并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所提出的多种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及优劣进行分析评价,以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
简而言之,在多种投资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
2.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内容
通常要解决相互联系而又不完全相同的两个层次的问题:
1)投资方案的可行性问题
2)投资方案的最优性问题
(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简称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它是对从不同角度反映投资收益水平或投入与产出对比关系的量化指标的统称。
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很多,从财务评价的角度,涉及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净现值指数和内部收益率共五项指标。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常用分类方法
1.按是否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分类
A.非折现指标:指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指标。又称为静态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和平均投资收益率两项。
B.折现指标:指在计算过程中必须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利用货币时间价值计算原理的指标,又称为动态指标。包括:净现值,净现值指数和内部收益率三项。
2.按指标性质的不同分类
A.正指标:指那些数值越大说明投资收益水平越高货投入与产出对比关系越优的指标。包括:平均投资收益率,净现值,净现值指数和内部收益率四项
B.反指标:指那些数值越小说明投资收益水平越高货投入与产出对比关系越优的指标,主要是投资回收期。
3.按指标数量特征的不同分类
A.绝对数指标:指那些用绝对数表示投资收益水平或投入与产出对比关系的指标,这类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两项。
B.现对数指标:指那些用相对数表示投资收益水平或投入与产出对比关系的指标,这类指标包括平均投资收益率,净现值指数和内部收益率三项。
(三)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评价方法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评价方法,简称投资决策方法。它是将特定决策评价指标与其在财务方面的评价标准相结合,以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及其优劣作出分析与评价的技术。
投资决策方法: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投资收益率法/净现值法/净现值指数法/内部收益率法
1.投资回收期法:指投资方案的年现金净流量(ncf)积累到与原始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
投资回收期法是根据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来评价方案可行性及优劣的方法。
(1)各年现金净流量相等: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年现金净流量
各年现金净流量不等 其计算公式为
投资回收期=累计现金净流量出现正值的年份-1+(该年末尚未收回投资额/出现正值的年份的年现金净流量)
决策评价标准为:预计投资回收期(小于等于)行业标准投资回收期(或平均投资回收期)的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在多个可行方案中,投资回收期最短的方案最优。
2.平均收益率法
平均投资收益率是指投资方案的年平均收益额与总投资额之比。
平均投资收益率法是根据投资方案的平均投资收益率来评价方案可行性及其优劣的方法,简称其为投资收益率法。
平均投资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平均投资收益率=年平均税后净利额/总投资额*100%
=年平均税后净利额/(固定资产投资额+投入营运资金额)*100%
决策评价标准为:预计平均投资收益率(大于)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或要求的收益率)的方案可行,否则为不可行。在多个可行方案中,平均投资收益率最高的方案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