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计划
7341人加入学习
(19人评价)
《财务管理》
价格 免费
音频听课 手机端支持一键听课 (试一试)

4 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

(一)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的类型

政治风险

经营风险

财务风险

通货膨胀风险

技术进步风险

(二)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的评估

固定资产投资风险评估的方法有三种

1.概率分析法

2.盈亏临界分析法(本书讲解)

3.敏感性分析法

一 盈亏临界分析法的概念与原理

1)盈亏临界分析法的概念

   盈亏临界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前与投资后盈亏临界点的变动浮动来对投资风险程度做出评估的方法。

2)盈亏临界分析法的原理

  盈亏临界分析法是以"营业杠杆作用"为理论前提的。其风险评估原理可以描述为:固定资产投资会使企业固定资产的实物量和价值量增加,从而引起以固定资产折旧(费)为主要内容的固定成本上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的上升优会导致盈亏临界点的上升;盈亏临界点的上升,会使企业获利的难度增加,亏损的可能性增大,即风险加大。

二 盈亏临界点的涵义与计算

1.盈亏临界分析法的涵义

   盈亏临界点是指企业的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相等的销售数量点。即已销产品的边际贡献正好弥补固定成本的销售数量点。在这一点上,企业的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相等,企业不亏不盈,故改点也称为"保本点。"

2.盈亏临界分析法的计算

依据盈亏临界点的内涵,有如下关系式: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0

对该式作进一步处理,会有:

销售量*单位售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0

销售量*(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由于该销售量是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相等时对销售数量,从而该销售量就是盈亏临界点销量。即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3.盈亏临界分析的操作程序与风险评估标准

1)盈亏临界分析法的操作程序

A.计算企业投资前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B.计算对某一投资项目或按某一方案投资后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C.计算投资后相对于投资前盈亏临界点的变动幅度

D.根据盈亏临界点的变动幅度判定投资项目或投资方案的风险程度,并做出取舍。

2)盈亏临界分析法的风险评估标准

  投资后的盈亏临界点距投资前的盈亏点越近,即升幅越小,投资的风险越小;投资后的盈亏临界点距投资前的盈亏临界点越远,即升幅越大,投资的风险越大。

  一般认为,盈亏临界点的升幅不超过50%,为升幅越小,否则为升幅较大。

(三)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的防范

1.风险调整折现率法

风险调整折现率法的操作步骤:

1)确定企业需要得到的风险收益率

风险收益率的确定,常按风险收益率模式即下式进行:

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系数*风险程度

2)确定调整后的折现率

调整后的折现率是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收益率之和,即:调整后的折现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3)根据调整后折现率计算投资项目或方案的净现值或净现值指数

4)依据净现值法或净现值指数法的决策标准对投资项目或投资方案作出评价与选择。

2.风险调整现金流量法

  不确定的现金流量调整为确定的现金流量最常用的方法是肯定当量法。

  肯定当量法就是把投资项目或投资方案的不确定的各年现金净流量,按照一定的系数(通常称为约当系数)折算为大约相当于确定的年现金净流量的数量。故也称其为约当系数法。 

  根据肯定当量法,确定的年现金净流量与不确定的年现金净流量之间的关系是:

确定的年现金净酒量=约当系数*不确定的年现金净酒量

  其中的约定系数是确定的年现金净流量对与之相当的不确定的年现金净流量之比。约当系数一般由决策者根据投资项目或方案风险(即年现金净酒量的不确定性)的大小来选定。

  风险调整现金流量法的操作步骤:

1)根据投资项目或方案现金净流量的标准离差率,借助对照表确定约定系数;

2)根据约定系数对投资项目或方案不确定的年现金净流量进行调整,计算其确定的年现金净流量。

3)根据投资项目或方案确定的年现金净酒量,利用净现值的计算公式,计算投资项目或方案的净现值;

4)根据净现值法的决策标准,对投资项目或方案的可行性与优劣性作出评价与选择。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