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资金营运管理
资金营运是企业对通过资金投放所形成的各项资产的利用和调度,以使收益实现的过程或活动(行为)
资产的利用是资金营运的核心,资产的调度是为资产利用服务的。
第一节 资金营运管理导论
一 资金营运的概念与意义
资金营运是指对通过资金投放所形成的各项资产的利用和调度,以使收益实现的过程或活动(行为
一般来说,资金营运会引起两种后果,一是形成企业的经营成本;二是形成企业的经营收入。
提高资金营运效率的意义,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提高资金营运效率是增强企业经营实力,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提高资金营运效率是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提高企业财务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 资金营运管理的基础理论
(一)资产的属性
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能为企业带来利益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1)资产的实质是经济资源
2)资产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
3)资产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4)资产必须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
(二)资产的分类
A.依据流动性的不同:
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其他资产
B.依据货币属性的不同:
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
C.依据实物形态的不同:
有形资产/无形资产
1.流动资产: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2.长期投资:长期投资是指不可能或者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对外投资。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
3.固定资产: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4.无形资产:指可供企业长期使用但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5.递延资产: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即资本化的费用。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大修理支出等待摊费用。
6.其他资产:其他资产是指除以上各项目以外的资产。包括特种储备物资,银行冻结存款,冻结物资,涉及诉讼的财产等。
(三)资产的结构
1.资产结构的概念与典型模式
1)资产结构的概念:资产结构是指企业资产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表现为不同类型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
2)资产结构的典型模式
A.保守型资产结构:保守型资产结构的主要标志是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偏大,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偏小。
B.风险型资产结构:风险型资产结构的主要标志是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偏小,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偏大。
C.中庸型资产结构:中庸型资产结构的主要标志是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与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基本相当,从而,企业的风险和收益水平适中
2.资产结构的本质特征及其启示:
企业的资产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总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企业应当树立资产结构动态管理的观念,不断地调整原有的资产结构,形成适当新形势,新局面的新的资产结构。
三 资金营运管理的要求
所谓资金营运管理,就是选择最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各项资产。
资金营运管理的要求:
(一)必须保证企业资产具有足够的流动性
(二)必须保证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三)必须保证资产结构的合理性
(四)必须保证资产的安全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