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固定资产管理
一 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理论
(一)固定资产的特点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固定资产的特征:
1.使用期限超过一年
2.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而不是为了出售
3.它是企业的主要劳动手段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1.按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分类:
A.生产用固定资产
B.销售用固定资产
C.科研生产开发用固定资产
D.生活福利用固定资产
2.按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分类
A.使用中的固定资产
B.未使用的固定资产
C.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3.按固定资产的所属关系分类
A.自有固定资产
B.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三)固定资产的价值计量
固定资产的价值计量简称固定资产计价,是以货币为量度来计算和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
1.原始价值:原始价值又称原值,是指企业在获得某项固定资产时所发生的全部货币支出。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不同,其原始价值的确定方法也不同。
2.重置完全价值:重置完全价值简称重置价值或重估价值,是按照当前的生产条件和市场状况,重新购建某项固定资产所需要的全部支出。一般适用于对盘盈和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计价。
3.折余价值:折余价值又称净值或余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它反映固定资产的现有价值。
二 固定资产需要量的预测
为了既保证市场经营对固定资产的需要,又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企业就必须对固定资产的需要量做出准确的预测。
预测固定资产的需要量是对固定资产进行定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财务管理实践中,预测固定资产的需要量,习惯上被称为核定固定资产的需要量。对生产设备等主要固定资产逐项预测其需要量。生产设备需要量的预测在就既定可以按实物量进行,也可以按台时量进行。
(一)实物量预测法
按实物量预测生产设备的需要量,要求预计生产任务和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均用实物量表示。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产品品种单一的企业使用,也可由产品品种复杂的企业用于预测专用设备的需要量。
实物量预测法预测模型为:
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预计生产任务的实物量/单台设备生产能力的实物量
预计生产任务的实物量即预计产量,可以直接从生产预算中取得。
单台设备生产能力的实物量=单台设备在预测期的作业时间*单台设备产量定额
单台设备在预测期的作业时间=单台设备在预测期的预计作业天数*每天开工班次*每班工作时间
单台设备的产量定额,是指单台设备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的产品产量标准。可从企业的定额资料中取得。
(二)台时量预测法
按台时量预测生产设备的需要量,要求预计生产任务和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均用台时量表示。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产品品种较复杂的企业预测通用设备需要量时使用。
台时量预测法预测模型为:
某项生产设备需要量=预计生产任务的定额台时总数/单台设备的有效工作台时总数
预计生产任务定额台时总数=各种产品的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台时定额
其中,各种产品的预计生产量,可直接从生产预算中取得;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是指单位产品允许在单台设备上加工的时间标准。,可以直接从企业的定额资料中取得。
单台设备的有效工作时台数=单台设备在预测期的预计作业天数*每天开工班次*每班工作时间
三 固定资产投资的收回
(一)固定资产投资的收回方式
企业收回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式
1.经营获利(间接方式)
2.固定资产转让(辅助方式和被动方式)
3.固定资产折旧
(二)固定资产更新余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更新作为实现固定资产物质补偿的主要形式,它是以经济上合理的或技术上先进的固定资产全面替换经济上不合理或技术上落后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更新只是实现固定资产物质补偿的主要形式,而非唯一形式。
固定资产折旧是实现固定资产价值补偿的主要形式
从经济理论的角度讲,它是反映固定资产价值耗费,转移,补偿全过程的经济现象。
从财务实践的角度讲,它是指固定资产因耗损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
从财务后果的角度讲,它是企业为收回固定资产投资而主动采取的一种积极的手段,是企业收回固定资产投资的一种直接方式。
就固定资产折旧而言,应着力解决好两个问题。
其一是正确测定由固定资产损耗所引起的转移价值的大小。其二是制订恰当的折旧政策。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有两种,一是物理使用寿民,是指固定资产的物理性能所能提供有效服务的时间间隔。二是经济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年使用成本达到最低的时间间隔。测定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的大小,须以经济使用寿命为依据。
四 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