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经营成本管理
一 经营成本管理的基础理论
(一)经营成本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经理理论中,经营成本是指以货币计量单位表示的企业生产经营中是物化劳动和货劳动耗费。
经营成本的财务学概念为:企业在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资金耗费。
经营成本的会计学概念为:企业在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项费用开支。
(二)经营成本的内容
财务管理中的经营成本包括两部分内容
1.可以对象化的--称其为成本货产品成本
2.不能对象化的--称其为费用或经营费用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
经营费用:销售费用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应由企业负担的各项费用。
管理费用: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三)经营成本的分类
1.按成本核算程序分类
A.直接成本:亦称直接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能够直接计入某一成本核算对象的费用。一般包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商品进价以及其他直接支出等。
B.间接成本:亦称间接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不能够直接计入某一成本核算对象的费用。一般包括各项间接支出项目。把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有利于组织成本费用的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
2.按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分类
A.固定成本:亦称固定费用,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产量范围内,其发生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而相对固定的费用。
B.变动成本:称变动费用,是指发生总额随着产量的增减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费用。
3.按成本能够被某责任单位所控制分类
A.可控成本:亦称可控费用,是指能够为某一部门或个人直接控制其发生的费用。
B.不可控成本亦称不可控费用,是指不能为某一部门或个人控制其发生的费用。
4.按成本与决策之间的关系分类
A.相关成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决策时应认真考虑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
B.无关成本:指过去已经发生,对未来生产经营决策没有影响,因而在决策时无需考虑的种形式的成本。
二 目标成本预测于标准成本制定
(一)目标成本及其预测
目标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确保目标利润的实现,事先确定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奋斗目标。
目标成本预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根据先进的成本水平来确定
即选择某一先进成本作为目标成本。它可以将按平均先进定额制定的成本或标准成本作为目标成本;也可以从国内外同类产品成本中选其先进成本水平作为目标成本。
2.按目标利润确定
目标利润是指事先确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努力实现的利润。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总成本=销售收入-应纳税金-目标经营利润-经营费用。
单位产品目标成本=目标总成本/预算年度销售量
3.用价值工程技术确定
在产品投产前,通过对成本与功能关系的分析研究,开展价值工程,选择最佳方案,制订目标成本
(二)标准成本及其制定
1.标准成本的种类:指在正常条件下制造产品的预计成本,是为制造某种产品而事先订出的成本尺度
A.基本标准成本:指在较长期内使用的在有关情况发生变动后不加修订,保持一定水平的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是根据企业理论上的生产能力,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好经营效果确定的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是根据企业的正常生产能力,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好经营效果确定的标准成本。
D.现实标准成本:是根据正常标准成本随着价格水平,效率水平和生产能力的变化,按期修订的标准成本。
2.标准成本的制定
标准成本项目
A.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的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某种直接材料的标准耗用量*该种直接材料的标准价格)
B.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的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
C.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某产品的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工时*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其中:制造费用标准工时可直接使用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订中的直接人工标准工时。
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应区分变动性制造份费用与固定性制造费用,并根据费用的不同属性,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变动性制造费用的属性决定了其标准分配率的确定可以采用与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的确定完全相同的方法,即事先规定的方法。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属性决定了其标准分配率必须根据企业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总额除以标准工时总数(或直接人工工时总数)的方法计算确定。
三 经营成本预算及其编制
(一)经营成本预算的内容与编制依据
1.直接材料预算
2.直接人工预算
3.制造费用预算
4.产品生产成本预算
5.产品销售成本预算
6.销售费用预算
7.管理费用预算
经营成本预算的编制依据是销售预算和生产预算。
销售预算是企业关于预算期产品销售活动的规划和安排。销售预算包括两个主要预算项目,一是预算期的产品销售量;二是预算期的产品销售收入。
生产预算是企业关于预算期产品生产活动的规划和安排。生产预算的主要预算项目是预算期的产品生产量。
编制生产预算的核心是确定预算期产品生产量的预算数值。确定预算期产品生产量的原理,可以表示为如下计算公式:
某产品生产量的预算数=该产品销售量的预算数+预计该产品的期末存货量-预计该产品的期初存货量
预计期初存货量可按计算上期末存货量的方法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预计期初存货量=上期初的实际存货量+预计上期生产量-预计上期销售量
四 经营成本控制
经营成本控制就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标准,把实际发生的生产经营耗费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及时发现并克服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损失浪费现象,借以实现或超过预计的成本目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