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财务能力分析
一 盈利能力分析
(一)盈利能力分析的基本问题
1.盈利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也称为企业的资金或资本增值能力,通常表现为一定时期内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及其水平的高低。
2.盈利能力分析及其目的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剖析,鉴别,判断企业能够获取多大数额利润的能力。
与盈利能力的三种类型相适应,盈利能力分析包括: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和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三项内容。
盈利能力分析的一般目的是:
1)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业绩;
2)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表示企业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包括:资产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金收益率,每股收益,营业利润率,销售利润率,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二)盈利能力的具体分析
1. 资产利润率分析:资产利润率,也叫总资产报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用来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获取利润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式中,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期初数与期末数的平均值,即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期初数+资产总额期末数)/2
分析资产利润率时,可以结合销售利润和总资产周转率进行分析,其计算公式可以分解为:
资产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100%
资料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
2.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时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率,该指标充分体现了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式中,净利润式指企业的税后利润;平均净资产是指企业所有者权益期初数同所有者权益期末数的平均数,即平均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初数+所有者权益期末数)/2
3.资本金收益率分析
资本金收益率是本期净利润与平均实收资本的比率,该指标反映了投资者投入资本金的获利能力。
期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金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实收资本*100%
式中,净利润式指税后利润;平均实收资本是指实收资本年初数与实收资本年末数的平均数。
平均实收资本=(实收资本年初数+实收资本年末数)/2
4.每股收益分析
每股收益也叫每股盈余,是企业本年净利润与年末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的比值。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收益=净利润/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一般来说,每股收益越大,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越好,企业发放较高的股利的可能性越大,其股票价格将会上扬。
5.营业利润率分析
营业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净额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净额*100%
式中,营业收入净额式营业收入减去销售折扣与折让后的数额。
一般来讲,营业利润率越高,表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市场竞争力越强,发展潜力越大,从而盈利能力越强。
6.销售利润率分析
销售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全部业务活动的获利能力。
计算公司如下: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
7.销售净利率分析
销售净利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销售收入最终的获利能力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8.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式中,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一般来讲,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越小,成本费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
二 偿债能力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得基本问题
1.偿债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影响企业偿债能力的因素包括: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企业的经营收益水平和盈利能力,企业的债务规模和债务结构尤其是流动债务的结构,所有者资本的积累程度等。
2.偿债能力分析及其目的
偿债能力分析是指通过一定的分析方法,剖析,鉴别,判断企业资产对债务的保证能力。与偿债能力的两种类型相对应,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两项内容。
表示企业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包括: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冻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已获利息倍数等。
(二)偿债能力的具体分析
1,营运资本分析
营运资本是流通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其计算公式如下: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营运资本是反映企业短期债务与可偿债资金存量对比关系的指标。
2.流动比率分析
流动比率是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用于判断和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是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最通用的比率。
3.速动比率分析
诉讼比率又称酸性实验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所谓速动资产是指将那些"放久了容易变酸的项目"予以剔除后剩下的流动资产,或可以迅速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式中,速动资产是企业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各种应收及预付的款项,不包括存货,待摊费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以及其他流动资产等
速动比率用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即刻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分析速动比率时需要注意:尽管速动比率较值流动比率更能说明流动负债偿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现金比率分析
现金比率时企业的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现金比率的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现金类资产/流动负债
式中的现金类资产,从数量关系方面看,是速动资产扣除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后的余额。现金比率的合理水平一般为0.2.
分析现金利率时需要注意,现金比率较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更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直接偿债能力。
5.资产负债率分析
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用来判断和评价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表明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事宜水平是40%-60%。
6.产权比率分析
产权比率又称为资本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业主要用于判断和评价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产权比率反映了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产权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8.已获利息倍数分析
已获利息倍数又称利息保障倍数,是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前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已获利息倍数=息前税前利润总额/利息费用总额。
式中,息前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总额=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资本化的利息费用
已获利息倍数,即营业利润足以弥补利息费用的倍数,是衡量企业偿付债务利息能力的指标。
三 营运能力分析
四 发展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