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计划
377人加入学习
(0人评价)
《法律基础》
价格 免费
音频听课 手机端支持一键听课 (试一试)

1:公法:

2:私法:保护和规范私人利益的法。如,宪法,

行政法·刑法

3:国内法和国际法

4:

[展开全文]

1:道德比法的概念要广

2:法与道德的区别:四个不同

3:法与宗教的区别:五个区别

4:道德讲究的是义务;法律讲究的是权利

5:
法与道德的区别

法:是最底层的道德

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调整的方式和保障措施不同。

 

 

 

 










 

[展开全文]

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2: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

[展开全文]

合同法

合同又称契约,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我国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1)合同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2)合同当事人自愿原则

3)公平原则(付出多得到多)

4)城实信用原则(地王条款)

5)合法原则

[展开全文]

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1. 平等保护原则
  2. 物权法定原则
  3. 一物一权原则
  4. 公示公信原则
[展开全文]

物权的保护方法有以下方法;

  1. 请求确认物权
  2. 请求返还原物(别人非法占有)
  3. 请求排除消除危险
  4. 请求恢复原状
  5. 请求赔偿损失
[展开全文]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共同点

  1. 行政救济手段
  2. 起诉条件相同
  3. 审查对象相同
  4. 法律关系主体三方性
  5. 适用原则程序
[展开全文]

行政法不得超越于法律之上,行政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展开全文]

选举的基本资格只有三个

1.公民资格

2.法定年龄资格

3.政治权利状况

[展开全文]

物权是绝对权和对世权,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都负有不得非法干涉和侵害的义务

[展开全文]

老师你好:麻烦补充下执法和司法异同点!

 

[展开全文]

法的关系

定义:权利义务      三要素:主体  客体  内容

 

[展开全文]

法的运行

一·立法

主体特点:一元两级

二·执法

三·司法

主体:法院检察院    特征:被动性 判断性  中立性

终局性

 

[展开全文]

法的效力

一·法 对人的效力

原则:属人  属地  保护   折中

二·法的空间效力

三·法的时间效力

 

[展开全文]

法的分类

政治主体:国内法   国际法

制定认可表现形式:成文法   不成文法

效力范围:一般法    特别法

逻辑思维:实体法    程序法

保障对象:公法   私法    社会法

 

[展开全文]

法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定义角度 :狭义:国家制定   广义:社会性(行为准则)

发展经历:社会发展   习惯法~成文法

原始社会 :道德和习惯

阶级社会:阶级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现代民主社会:公益性的意志表达    文明产物

 

[展开全文]

法与其他行为规范

一,法与道德

区别: (1)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方式   表现形式                  

          (2)调整的对象  方式  范围  保障措施

 ·法与宗教

区别:   产生条件  创制主体  效力范围  调整方式               保障措施

联系: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展开全文]

1.古语;法 

2.法学:法

3.一般:法

二,法的基本概念

1:法是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2:法的定义:由国家制定强力保证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总称

特点  普遍约束力    严格程序

3,特征

(1)社会规范:调整人们行为;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行为;人们权利和义务;国家强力保证实施

     特点:普遍性   规范性   概括性

4,法的本质

(1)统治阶级意志

  (2)统治阶级共同的意志

(3)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

(4)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展开全文]

授课教师

法律基础

课程特色

PPT(75)
视频(76)